首頁 > 評論 > 正文

地產風險傳導至銀行股 恒大債務問題對銀行影響幾何

2021-09-24 15:49:59來源:城市金融報  

中秋小長假期間,港股地產板塊遭遇重挫,令在港上市的內地銀行股也大幅下跌。受此影響,節后首個交易日,A股銀行指數一度下跌,截至當日收盤,告跌2.27%。上市銀行近期股價大跌,或主要來源于投資者擔心房地產對銀父行資產質量的沖擊。對此,相關銀行如何回應?銀行業房地產貸款風險的實際狀況到底如何?

繼近日港股銀行板塊重挫后,節后開盤的A股銀行股也略顯低迷。

9月22日,A股41只銀行股中,僅蘇農銀行微漲0.19%收紅,其他40家全線下跌。

經歷前兩日港股的大跌與調整后,A股節后開市接力,銀行板塊開盤后領跌兩市,收盤后跌幅位居行業板塊前三。

中國恒大的債務危機問題,引發市場對于金融機構的擔憂。

地產風險傳導至銀行股

9月22日早盤,A股銀行股全線飄綠,41家銀行均出現下跌,其中,招商銀行盤中跌幅一度超6%;江蘇銀行、成都銀行、平安銀行也一度跌超5%;寧波銀行、興業銀行盤中曾跌超4%。

直至當日收盤,股價情況略有好轉,蘇農銀行一家收漲,漲幅達0.19%,紫金銀行、鄭州銀行平盤,剩余銀行仍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具體來看,成都銀行領跌,跌幅達到5.26%;江蘇銀行、廈門銀行、長沙銀行、無錫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跌超3%;平安銀行、常熟銀行、瑞豐銀行、南京銀行、張家港行則跌超2%。

而在兩天前,港股銀行股也遭遇了一輪暴跌。截至9月20日收盤,招商銀行H股跌幅達到9.38%。除招商銀行外,9月20日收盤,民生銀行、中信銀行、重慶銀行、重慶農商行H股跌幅也超過5%,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3家國有大行H股跌幅則超過4%。截至9月21日收盤,民生銀行、重慶農商行H股較前一日有所回升,漲幅分別為3.35%和1.09%,農業銀行H股平盤,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重慶銀行H股仍處于下跌狀態,跌幅分別達0.37%、0.89%和0.24%。

銀行股為何會在兩市均呈現下跌態勢?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認為,22日A股銀行股大跌是對香港股市相關銀行股票大跌的反饋,其導火索仍然是市場對地產企業信用風險傳導至銀行領域的擔憂,同時由于房地產融資環境繼續趨緊,地產信用風險的范圍存在繼續擴張的可能,由于地產抵押與銀行信貸高度綁定,地產風險導致的房地產市場降溫、房價下跌、抵押品價值下跌等影響,都可能侵蝕銀行的信貸風險。另一方面,地產信用風險疊加經濟下行風險,銀行不良資產積累加速,銀行信貸擴張還可能進一步加速這一過程。

銀行密集回應恒大集團貸款問題

根據中國恒大集團2020年年報披露借款數據,截止到2020年末,銀行及其他借款金額為人民幣5067.24億元。

日前,民生銀行、興業銀行、江蘇銀行、光大銀行、浙商銀行、浦發銀行、上海銀行等多家銀行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應了與恒大集團貸款相關問題。

如浙商銀行表示,“目前,我行對恒大集團的授信金額38億元,有足額的抵質押物,整體風險可控。我行將對恒大集團及關聯方的經營、財務狀況保持密切跟蹤、及時溝通,如出現風險狀況,將會積極采取風險控制措施,不會對我行經營管理和資產質量產生重大影響。”

興業銀行稱,一直嚴格監控對恒大集團的授信業務,只介入少量一二線城市且資質較好的房地產開發項目融資,沒有涉及非房地產板塊,存量業務抵質押充足,今年以來已經根據項目開發進度逐步壓降授信敞口有效管控風險。對恒大集團存量授信業務,已經全面加強項目管理,配合地方政府“保交樓”,并積極采取有效應對措施。

浦發銀行董秘回復投資者稱,浦發與恒大業務合作規模較小,風險可控。

房地產對銀行板塊影響有限

地產風險傳導至銀行股致使其股價下跌,那么銀行股會否持續受到地產業的波及?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一些大型房地產企業運營過程中出現一些困難,對于整個行業發展的影響還需要觀察。今年以來,隨著國家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房住不炒的原則,房地產行業整體保持平穩態勢。

“房地產對銀行板塊影響有限。近期房地產企業整體承壓,但不會引發系統性風險。樓市銷售表現和國內城鎮化進程持續,國內樓市需求端仍旺盛,同時,銀行房貸資產仍保持穩健。”某商業銀行資深宏觀研究員表示,此外,銀行股下跌的原因還受經濟數據不及市場預期,引發市場對銀行盈利趨緩擔憂,以及近期市場熱點主要集中在有色、化工板塊,導致銀行板塊資金流出等因素的影響。

上述商業銀行資深宏觀研究員認為,從銀行板塊整體走勢看,銀行板塊的整體中樞在緩慢抬升,同時,銀行個股與整體板塊走勢結構分化明顯。整體看,目前國內經濟仍處于復蘇軌道,隨著短期干擾因素減弱,托底政策發力,經濟穩步恢復,銀行資產質量與經營前景偏樂觀。

據東吳證券研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41家上市銀行的對公房地產貸款占比僅為6.35%;截至6月末,總不良貸款金額中7.2%是房地產對公貸款,多數銀行的房地產對公貸款對不良的貢獻度并不高。

9月21日,東吳證券胡翔團隊發布研報認為,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外部環境承壓,部分房企違約風險暴露,銀行的房地產對公貸款不良也明顯“雙升”,房地產貸款風險上行需要重視,但從總量角度看,銀行總體資產質量所受影響有限,而龍頭銀行當前的資產質量處于歷史最佳狀態。

陶金表示,盡管下半年經濟增長壓力較大,但未來銀行經營業績仍有望有所突破,主要是因為在年內信用重回擴張的概率較大,貨幣政策邊際更加積極,流動性也有一定的支撐。因此從基本面看,銀行股長期有支撐。若政策能夠繼續支持銀行化解不良資產,則長期風險的積累也并不令人擔憂。 (胡艷明)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