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中秋假期全國旅游市場回暖勢頭強勁 周邊短途游迎來出游高峰

2021-09-24 10:25:47來源:大眾證券報  

8月中下旬以來,由于疫情趨于穩定、多地發布通知恢復跨省團隊旅游,中秋假期全國旅游市場回暖勢頭強勁,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場再度迎來穩步復蘇,其中短途周邊游成為人們的出行首選,品農家美食、采摘蔬果、體驗鄉村生活成假期旅游熱點。

周邊短途游迎來出游高峰

統計顯示,黑龍江省周邊短途出行產品預訂量較2019年增長46%,部分暑期被中斷的旅行需求在中秋假期釋放,周邊短途游迎來出游高峰。地勢開闊,人流相對不易聚集的公園、湖畔等戶外類型景區成為游客中秋周邊游的熱門之選。大興安嶺地區在雙節期間組織“大畫興安秋色”活動,壯美的五花山色吸引攝影師們紛紛北上,用鏡頭記錄多彩秋色。青海省文旅廳準備了以“紅色記憶·青海精神”“秋色盡染·樂游河湟”“昆侖風物·寶藏青海”“公共服務·文化和旅游惠民”四大主題的130余項活動和一系列惠民大禮包,圍繞傳統民俗、紅色文化、秋季特色旅游等展開,為省內外群眾的假日生活增添更多的文化味道和快樂氛圍。

9月19日至21日,新疆共接待國內游客320.1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1.9億元。其中,接待疆內游客300.4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83億元;接待疆外游客19.7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07億元。天山天池景區陸續舉行飛花令、詩詞大賽、猜燈謎、六藝等傳統活動;在沙漠、湖畔、草原的多個景區都推出賞月活動,還有不少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游客在賞美麗秋景的同時,通過參加民俗主題活動,感受到傳統節日的魅力。

民俗文化游成假日市場亮點

除了外出欣賞自然美景,中秋假期,多地景區開展文化內涵突出,參與性、體驗性強的特色文化和旅游活動,民俗文化游備受青睞,文旅融合展現活力。

20日、21日隨著天氣轉晴,旅游市場升溫,各景區展現出強勁的復蘇韌性。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院中秋國潮游園會沉浸式體驗活動、南陽老界嶺中秋拜月歡樂游園活動、漯河許慎文化園首屆漢字文化中秋詩會、商丘芒碭山旅游區“2021漢服有禮·國風婚典季”系列活動等受到游客歡迎。

寧夏出臺多項利民惠民措施,滿足游客多元需求。2021第五屆中國·銀川賀蘭山文化和旅游節如期亮相。鄉村旅游持續升溫,品農家美食、賞秋季花卉、住特色民宿成為廣大游客休閑度假的選擇,鄉村民宿、鄉村美景、農事體驗、鄉土民俗成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小長假期間,寧夏共接待游客53.9116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793.6萬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接待游客量增長45.95%,收入同期相比增長1.74%。

湖南的“共享湖湘記憶”湖南非遺進機關2021年中秋節專場活動在湖南省文化館舉辦。本次活動設置了非遺項目體驗區、中醫養生講座區、漢服拍照打卡區、游藝休閑區、非遺集市區等6個區域。其中,傳統插花、傳統和香、核雕、剪紙、瀏陽夏布等20余個供體驗和品鑒的非遺項目,都是已列入湖南各級非遺保護名錄的非遺項目,或者是外省已經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名錄但在湖南也有流傳的非遺項目。大家在現場可以“學”非遺、“品”非遺、“玩”非遺、“享”非遺,和湖南非遺親密接觸,親身體驗湖湘文化特色以及傳統中秋佳節的內涵和韻味。

近郊鄉村游受青睞

近郊鄉村旅游成為廣大游客首選。四川雅安、達州等地以品農家美食、采摘蔬果、體驗鄉村生活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綿陽北川羌族自治縣通泉鎮第七屆獼猴桃美食匯、眉山丹棱縣“中國農民豐收節”親子活動等受到游客青睞。廣安岳池縣農家生態文化和旅游區成為熱門打卡點。

四川省內部分重點景區迎來大量游客。其中,三星堆博物館持續引領文博熱,接待游客3.99萬人次,門票收入228.6萬元;九寨溝景區接待游客2.12萬人次,門票收入279.91萬元;成都大熊貓基地接待游客5.7萬人次,門票收入211.39萬元。

節日期間青海省短途鄉村旅游持續火爆,鄉村的好山好水好風光、老鍋老灶老味道、原汁原味原生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往體驗。以西寧為起點的自駕游持續火爆,入青外省自駕游車輛4.9萬輛。中秋假期全省共接待國內游客73.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1億元,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86%和55%。(朱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