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卡客車細分市場降聲一片 重卡市場或在三季度迎來拐點

2022-07-14 09:28:58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2022年上半年,我國商用車市場步入下行通道。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的數據,今年1~5月,國內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42.2萬輛和142.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9.4%和41.9%。其中,卡客車產銷均有較大幅度的下滑。細分市場中,新能源商用車市場是惟一的亮點,前5個月累計銷量8.8萬輛,同比增長71.4%,實現逆勢上揚。

截至目前,商用車行業并沒有明顯復蘇跡象。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商用車市場的至暗時刻已過,預計6月產銷形勢會有一定好轉。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緩、經濟形勢向好以及在新一輪政策紅利的拉動下,下半年商用車市場需求將有所回暖。

卡客車細分市場降聲一片

上半年,我國卡車市場需求總量持續回落,延續了2021年下半年以來的頹勢。

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1~5月,我國卡車累計銷量127.6萬輛,同比下降43%。與去年同期相比,卡車四大細分市場全線下滑。其中,重卡1~5月累計銷量32.5萬輛,同比下降63.4%;中卡累計銷量4.8萬輛,同比下降48.2%;輕卡累計銷量69.8萬輛,同比下降31%;微卡累計銷量20.3萬輛,同比下降16%。

今年上半年,卡車市場之所以持續低迷,與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密切相關。開年以來,卡車市場在排放標準升級、卡車行業庫存高企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響下,終端需求不斷收窄。進入3月,各地疫情反復,更是給公路貨運市場造成嚴重沖擊,也延緩了各地復工復產和基建投資項目的啟動,導致卡車傳統銷售旺季并未到來。

4月,由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無論是車輛生產、流通,還是公路物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也導致卡車銷量跌至冰點。進入5月,卡車市場依舊疲軟,但銷量相較前幾個月,已呈現出“環比小幅回升、同比降幅略有收窄”的態勢。

采訪過程中,多位卡車品牌負責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只是卡車市場下行的催化劑,根本原因在于物流市場供過于求的現狀,導致用戶購車意愿持續降低。“如今,車多貨少、運費低迷、貨源不足等情況依舊存在,同時,近年來卡車金融行業不斷‘內卷’,降低了入行門檻,致使運輸行業供過于求,進一步抑制了終端用戶購置新車的需求。在此影響下,今年上半年的市場‘寒冷’程度要遠遠超過預期。”某重卡品牌負責人說道。

與卡車市場的“涼意滿滿”相比,客車市場也“不遑多讓”。

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客車市場累計銷量14.5萬輛,同比下降29.3%。其中,大型客車累計銷量1.55萬輛,同比下降4.32%,是客車領域同比降幅最小的細分市場;中型客車累計銷量1萬輛,同比下降37.5%。作為2021年拉動客車銷量增長的主力,今年上半年,輕客市場受藍牌輕卡新規實施的影響,銷量大幅下滑,前五個月累計銷量僅有12萬輛,同比下降超30%。

近年來,我國客車市場需求不斷萎縮,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客車銷量持續承壓。對于今年客車市場的走勢,公共交通學科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王健認為,2021年的客車市場已基本見底,預計今年客車銷量將會觸底回升。“盡管上半年客車市場依然處于下行通道,但隨著疫情影響逐步緩解,市場被壓制的需求有望在下半年得到釋放。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公共交通新能源化趨勢不可逆轉,且新能源客車將逐步進入公路客運領域。與此同時,海外電動客車迎來窗口期,客車出口需求也將逐步恢復。”王健說道。

重卡市場或在三季度迎來拐點

今年1~5月,我國重卡市場可謂是寒意十足,連續數月出現六至七成的同比降幅,重卡累計銷量(32.3萬輛)比上年同期減少約56.4萬輛。

根據各家重卡企業最新透露的銷售數據,6月,重卡市場銷售各類車型約5.3萬輛,同比下降66%,銷量及同比降幅仍處于近年同期的最低點。從去年5月至今,重卡市場經歷了史上絕無僅有的“14連降”。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上半年重卡市場持續遇冷,除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影響公路物流正常運行外,下行的貨運市場需求與上行的運營成本也是最為直接的制約因素。一方面,今年以來,受國際局勢影響,原材料價格和油氣價格持續上漲,增加了車企成本及車輛運營成本;另一方面,國六排放標準實施后,前期重卡銷量“瘋狂增長”,加劇了市場需求的提前釋放,導致今年上半年需求嚴重萎縮,再加上貨運市場“車多貨少”矛盾日益凸顯,以及運價持續低迷,讓不少終端用戶的購車需求減弱。

盡管上半年重卡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但值得欣慰的是,5、6月重卡銷量已連續出現環比增長。特別是6月以來,重卡市場捷報頻傳,大單交付、戰略簽約頻頻,這也讓業界對下半年重卡市場的走勢抱有期待。

對此,有經濟學家表示,今年三季度是經濟發展的關鍵階段,也是轉折點。隨著國內經濟形勢的大幅反彈,三季度重卡市場有望走出下行通道。總體來看,今年重卡市場將呈現“先抑后揚”的走勢,7月乃至三季度將成為重卡市場的“拐點”。

對于下半年重卡市場的走勢,科瑞咨詢預判,重卡市場有望于今年8、9月實現增速轉正,主要是基于四方面原因:一是同期基數低,為重卡市場迎來“拐點”奠定客觀性基礎;二是俄烏沖突、疫情等重大事件的影響正逐步減弱;三是基建發力期在7~10月,將拉動重卡市場的需求;四是宏觀政策助力經濟穩中有進,為重卡市場復蘇提供有力支撐。

“近期以來,國家連續出臺多項救市政策,為下半年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重卡行業營造了良好環境。”中國汽車咨詢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李大開指出,下半年重卡市場將有所好轉,全年銷量將在100萬輛左右。

“對重卡企業而言,不可能每次都靠國家幫助來渡過難關。”李大開進一步表示,只有不斷“練內功”,且敢于在關鍵時刻果斷決策,企業才有可能在市場低潮和經濟調整中突出重圍。目前來看,重卡市場爆發式增長難以持續,未來幾年將是大浪淘沙、優勝劣汰的關鍵階段,也是國家和企業調整發展戰略和策略的重要時期,企業應轉換發展思路,把重心放在積極轉型和自我調整上來。

輕卡結構調整持續

作為卡車市場份額最大、競爭最為激烈的細分領域,輕卡市場今年有個不錯的開局,但經歷2月的短暫增長后,3、4月卻出現了大幅下滑,導致輕卡銷量累計降幅擴大至30%。今年5月,輕卡市場交出了銷售12.43萬輛、環比增長15%的成績單,使輕卡銷量降幅有了一定的收窄。

具體到各大主流輕卡企業的表現,1~5月,排名前十企業的銷量全部處于下降區間,且多家企業銷量降幅超兩位數。總體來看,上半年輕卡市場波動較大,終端需求相對低迷。

對于輕卡市場的跌跌不休,不少經銷商表示早有預期。在河北經銷商李士峰看來,上半年輕卡銷量之所以出現大幅下滑,除了受疫情反復、油氣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藍牌輕卡新規的實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用戶購車需求的釋放。

談及下半年輕卡市場的走勢,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經濟形勢的穩步復蘇,下半年輕卡銷量或將有小幅回升,但整體情況仍不容樂觀。另外,在8月底之前,輕卡市場處于消化庫存的關鍵時期,部分經銷商很可能壓縮自身利潤,低價銷售庫存車,但能否掀起一波“購車潮”,還有待觀察。

毋庸置疑,2022年,藍牌輕卡新規的實施,為輕卡市場乃至整個貨運市場走向規范化、標準化奠定了基礎,也將持續促進輕卡市場結構調整。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配裝2.5L以下排量發動機的輕卡銷量達20.4萬輛,市場占有率為70.9%,較去年全年提升11.2個百分點。

對此,多家輕卡企業表示,輕卡市場將回歸到相對理性、健康的發展路徑,未來仍有較好的發展窗口,城配、專用、冷鏈等細分市場具備較強的增長潛力。另外,國家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以及縣域物流經濟,也將利好輕卡市場的穩步增長。

在北京輕卡經銷商高金華看來,輕量化、新能源化以及高端化將成為輕卡市場競逐的熱點,各大廠商也會不斷加碼布局。“結合政策環境和市場需求來看,新能源貨車替代傳統燃油卡車的進程在不斷提速。在此背景下,我們也打算適時進行調整轉型,將全部精力投向新能源貨車領域。”她說道。

海外市場與新能源商用車逆勢上揚

今年上半年,雖然商用車行業整體處于下行區間,但海外市場的形勢卻是一片大好。

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1~5月,我國商用車累計出口22.2萬輛,同比增長40.4%。盡管受到國際物流不暢、國內供給能力較弱等因素的影響,商用車海外出口仍創近年同期新高。

具體來看,今年1~5月,我國客車累計出口1.72萬輛,同比增長12%。各家客車企業在細分市場的出口量均保持穩定增長。

相較之下,卡車市場則展示出更強勁的出口增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海關數據統計,今年1~5月,卡車出口17.72萬輛,同比增長29%,跑贏卡車市場大盤。其中,輕卡前5個月累計出口占比為68.5%,是卡車出口占比最多的細分車型,同比增長30%;重卡出口占比為17.5%,同比增長17%。

公開數據顯示,預計今年6月,重卡出口約1.5萬輛,有望實現同比大幅增長。其中,陜汽和中國重汽的表現十分搶眼,兩家出口重卡占比達70%左右。據行業預測,今年重卡出口量有望再創新高,超過15萬輛的規模。

除此之外,新能源商用車的強勢爆發,也為下行的市場增添了一抹亮色。今年1~5月,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量8.8萬輛,同比增長71.4%。其中,新能源重卡市場的成績尤為亮眼。1~5月,新能源重卡累計售出7677輛,同比大漲488%,滲透率占重卡總銷量的2.4%,創下歷史新高。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雙碳”戰略目標的持續推進,以及換電重卡的興起,使得新能源重卡賽道變得“火熱”,今年該市場將打開高速增長通道,全年銷量有望實現3~5倍的增長。

“在新能源重卡發展之初,專用車市場是其推廣應用的主要領域,所占比重在60%左右。隨著車型的不斷豐富以及相關技術的快速更迭,車輛的應用場景將日漸豐富。”漢馬科技相關負責人說道。

從終端上牌數據中也能看出,新能源重卡市場由環衛類專用車向新能源牽引車轉化的趨勢十分明顯。數據顯示,今年1~4月,新能源牽引車銷量達3288輛,占比從34.5%提升至56.2%,較上年同期增加21.7個百分點;新能源自卸車銷量為1521輛,占比從27.9%降至26%,較上年同期減少1.9個百分點;新能源專用車銷量為1038輛,占比從36.9%降至17.7%,較上年同期減少19.2個百分點。

“這種趨勢的演變,還與換電模式逐步成熟以及新能源重卡具備全生命周期成本優勢有著密切關系。”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換電模式作為快速提升充電速度和用戶體驗的技術路線,近年來得到了企業的青睞,商業模式也不斷成熟,并逐步在制造工廠、工業園區、碼頭、礦山等各類場景中落地。去年11月實施的《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國家標準,解決了換電模式無標準可依的緊迫問題,有利于新能源重卡進一步推廣與應用。

“從近期各個省市發布的相關政策不難看出,新能源卡車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且增速迅猛。”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商用車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鐘渭平指出,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商用車新能源化的進程將會不斷加快。按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要求,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要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而對于新能源商用車而言,通過補貼、路權等一系列政策傾斜,將進一步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