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兩項政策相繼發布 雙重利好提升卡車司機從業幸福感

2022-09-08 10:14:50來源: 中國汽車報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罰款事項的決定》,要求取消和調整公安、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領域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設定的53個罰款事項。其中,與公路運輸行業相關的多達10項。

無獨有偶,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見》也明確提出,堅決避免亂罰款,嚴格禁止以罰款進行創收,嚴禁以罰款數額進行排名或者作為績效考核的指標。同時,該意見還針對“推動行政處罰裁量適當方面”進行了更加規范性的說明,明確不予處罰、免予處罰、從輕處罰、減輕處罰、從重處罰的裁量階次,防止簡單地一律就高或就低進行懲處。

“兩項政策的相繼發布,不僅能有效改進相對強硬的處罰手段,還會帶來行業環境和執法風氣的改善,將焦點回歸到違規行為本身,既尊重了法律的權威,又體現了人性的關懷。”物流行業專家孔震說道。

雙重利好 提升卡車司機從業幸福感

“對于運輸從業者而言,兩項政策發布的現實意義在于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罰款,同時讓運輸環境更加規范、健康、有序。”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物流行業資深人士王金伍表示,一直以來,“公路三亂”(亂設站卡、亂罰款、亂收費)是阻礙公路運輸行業健康發展的“絆腳石”。近年來,雖然在國家嚴格管控和整治下,亂設卡、亂收費、亂罰款的行為明顯減少,但在某些地區,該頑疾并未被徹底根除。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21年貨車司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公路亂收費、亂罰款仍然是卡車司機反映較多的問題,有61%的卡友認為目前公路亂收費、亂罰款現象并沒有得到根本性好轉。

此外,據不少卡車司機反映,在“硬性處罰”的管理模式下,運輸從業者不僅遭受了經濟損失,還可能會因駕駛證扣分降級丟失“飯碗”。部分卡車司機為了繼續從事運輸行業,選擇尋求“黃牛”幫助,這也助長了買、賣分數的風氣,催生出灰色產業鏈。不僅如此,過度執法還導致卡車司機的生存環境愈發惡劣,間接加重了司機的缺口。因此,行業中關于“對貨車輕微違法,首錯免罰或調整罰款事項”的呼聲越來越高。

此次發布的兩項政策,針對亂罰款和部分罰款事項進行約束、調整和優化,對于卡車司機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相關政策的出臺,不僅能夠有效治理公路運輸行業亂象,對于改善卡車司機從業環境,推動貨運行業健康發展也有著實質性意義。”王金伍進一步說道。

中汽數據研究院院長陳志強指出,兩項政策提出了很多人性化的舉措,有效解決了‘一刀切’管理衍生的問題,進一步降低了車輛運營所產生的違規成本,對于卡車司機來說是相當友好,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執法人員與運輸從業者之間的緊張關系。

對于此次政策的出臺,多位卡車司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非常期待。他們認為,兩項政策的實施,不僅會降低運輸從業者的運營壓力,還能提升卡車司機的從業幸福感。

以罰代管根深蒂固 能否落實有待驗證

事實上,從此前取消部分運營車輛《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到優化駕駛證考試內容和程序,推出機動車電子駕駛證、便利貨車在城市道路通行,再到16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強貨車司機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這些無不體現出國家有關部門對運輸從業者的理解和關懷。

隨著兩項利好政策的相繼發布,又讓卡車司機看到了改善從業環境的希望。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呼吁,相關政策能夠盡快落地,明確實施細則,真正減輕運輸從業者的壓力,讓他們體會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卡車司機常年在外奔波,最怕的就是遇到無理由或理由不正當的罰款。雖然此次相關部門出臺了利好政策,但由于以罰代管的現象由來已久,后續執行過程中,政策能否落實到位還有待驗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多位卡車司機向記者提出了他們的擔憂。

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黃锫指出,當前公路執法不規范、違規亂罰款的現象依然屢見不鮮。特別是在治超治限方面,某些地方執法者(公路執法人員、道路運輸執法人員、道路交通安全執法人員等)存在亂收費、選擇性執法的現象,造成超載屢禁不止,甚至還陷入了“越治越超”的惡性循環。

“雖然減免罰款的相關政策已陸續出臺,但如果不能盡快落地實施,仍難以解決運輸行業長年存在的痛點問題。”黃锫說道。

執法應盡職盡責、依規辦事

不可否認,以罰代管可以帶來一定的震懾作用,但這種方式不僅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還導致交通違章處罰領域亂象叢生,飽受運輸從業者的詬病。因此,治理以罰代管已成為當務之急。

“罰款不是目的,取消罰款也不意味著放棄監管。在取消和調整罰款事項之后,有關部門依然需要嚴格落實監管責任,創新和完善監管方法,規范監管程序,致力于提高監管的科學性和精準性,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司法部相關負責人說道。

中國物流學會兼職副會長惲綿表示,我國政府部門的管理邊界雖然不盡相同,但卻存在職能交叉的問題,多頭管理容易出現相互推卸責任、各自為政、以管代罰的情況。未來,精細化管理和執法必須提上日程。除此之外,各地方管理部門也要不斷規范行政執法行為,進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力求讓運輸從業者在每一次執法過程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未來,執法規范化程度越高,給卡車司機群體帶來的獲得感和安全感也會越強。

“執法除了要有力度,還要有溫度。一個既有力度又有溫度的執法體系,才能做到權責清晰、運轉順暢、保障有力、廉潔高效,這也是當前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的目標。”王金伍說道。

“近來,交通運輸部多次發文維護卡車司機的權益,清理不合理處罰亂象,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卡車司機的生存環境。不過,道路貨運行業經營主體眾多、流動性強,加之行業新老矛盾交織,各種利益相互博弈,所以還需通過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詳盡的細則,厘清責任主體,不要讓整改嚴于表面。同時,還需相關部門在執法過程中盡職盡責、依規辦事,讓政策擲地有聲,才能更好地改變貨運行業惡性競爭的現狀。”中汽傳媒總編輯、中汽卡車兄弟俱樂部創始人楊金國表示。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