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上證指數或將突破年內高點 北向資金重倉電新板塊

2021-09-08 10:03:31來源:大眾證券報  

周二,滬深兩市全天震蕩上行,滬指在資源和大金融助攻下逼近3700點關口,成功突破長達大半年的箱體區間走勢,距離年內高點3731.69點僅一步之遙。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市場流動性寬裕,輪動上漲與溫和調整有序,結構性的牛市行情仍可維持,A股主要股指中樞有望震蕩上移,滬指有望突破年內高點,短期可在低估值板塊中尋求機會。

北向資金重倉電新板塊

周二,上證指數全天單邊上行,創逾半年新高且收盤點位為年內次高。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上漲1.51%,報3676.59點;深證成指上漲1.07%報14702.9點;創業板指上漲0.72%,報3251.49點,科創50指數下跌0.03%,報1438.57點。兩市共2908股上漲,1379股下跌;其中漲停121家,跌停5家。滬深兩市成交總額1402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14261億元減少237億元,成交額連續35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

8月出口同比增長25.6%,遠超預期值17.1%。這引發外資做多中國。周二,北向資金繼續凈流入60.69億元,連續12日凈流入,合計553.69億元,追平1月創造的年內最長連續凈買入的記錄。部分行業大幅凈流入,其中材料板塊凈流入額超過90億元,位居首位;金融板塊緊隨其后,凈流入額超30億元。

與之前印象中北向資金偏好大藍籌股不同的是,截至8月末,北向資金重倉板塊是電池新能源。從具體個股來看,8月以來,按照成交均價計算,比亞迪、國電南瑞、中鼎股份、愛康科技、揚杰科技、捷捷微電、思源電氣等7股獲北向資金增持超億元。除電新外,化工、電子、計算機等景氣賽道也在被北向資金關注。

華泰證券策略團隊分析認為,“專精特新”與科創“小巨人”有望成為未來數年引領結構行情的投資主線,吸引北向資金加速增配。業內人士表示,最近外資一反常態地猛攻A股,是否持續需要密切關注。在外資未凈流出之前,市場大概率還有機會;但若開始凈流出,就非常有可能迎來調整。

板塊熱點全面開花

鋼鐵、煤炭、化工、燃氣、海運、石油化工、精細化工指數漲幅昨日均在4%以上,熱點全面開花。鋼鐵股漲幅靠前,中信特鋼、鞍鋼股份、本鋼板材等漲停,甬金股份、新鋼股份、八一鋼鐵等漲逾6%。化工板塊掀起漲停潮,奧克股份、新宙邦、當升科技等逾20只個股漲停或漲逾10%。采掘板塊同樣表現搶眼,云煤能源、云維股份、山西焦煤等漲停。

概念方面,鋰電電解液指數漲12.09%、動力電池指數漲5.83%,鋰電池指數漲4.36%。奧克股份、當升科技、新宙邦等漲停,億緯鋰能漲超5%。純堿指數漲7.11%,磷化工指數漲6.05%。山東海化、中鹽化工、川發龍蟒等漲停。新能源汽車指數漲3.46%。上汽集團漲5%,恩捷股份漲超6%。稀土指數、小金屬指數漲近4%,鹽湖提鋰指數漲1.9%。西藏珠峰、西藏礦業均漲4%左右。

而醫藥生物板塊逆市調整,金城醫藥、仟源醫藥、萬泰生物等跌逾2%。農林牧漁同樣表現不佳,隆平高科跌逾4%,佳沃食品、開創國際、華綠生物等跌逾1%。CRO、半導體硅片指數小幅下滑。

星石投資表示:“Taper實施時間的主流預期為2021年12月或2022年1月,市場已經對年內實施Taper有一定預期,后續指引時間的小幅變化,1-2個月內很難對市場形成實質性影響。所以,9月仍然是較好的布局時機。目前市場逐漸開啟風格再平衡,主要受以下幾點因素影響:首先,前期市場分化表現至極致,熱門賽道的估值已經處于歷史高位,雖然長期潛力巨大,但短期內波動可能并不低,部分盈利盤可能選擇盈利結算并進行均衡配置。第二,三季度經濟動能放緩,政策或將逐步發力,穩增長預期有所增強。第三,企業盈利高增,部分行業或將迎來景氣度拐點。第四,產業政策有保有壓,政策誤讀將被糾偏。目前支撐市場風格再平衡的主要因素未出現變化,雖然市場風格很難短期內完全切換,但仍將繼續保持風格再平衡特征。”

股指中樞有望震蕩上移

周二,A股市場出現震蕩中重心上移的趨勢,尤其是上證綜指,在電力、煤炭、鋼鐵、基建等周期股強勁拉升的牽引下,上漲1.51%,逼近年內以及去年年中的高點。在近期增量資金持續加倉的推動下,A股主要股指中樞能否繼續震蕩上移?

金百臨咨詢分析師秦洪表示:“8月新成立的基金達到254只、募集資金2482.16億元。9月以來,力度不減。本周,新基金發行熱情繼續火爆,共有40只基金開賣,較上周的30只明顯增加。作為A股市場近年來最為顯性的邊際增量資金來源渠道的北向資金,在周二再度凈流入逾60億元,今年以來凈流入約2800億元,近三個月以來凈流入約700億元,如此清晰的、強有力的買盤,有望托起A股主要指數的中樞。”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認為:“2021年3-6月,居民資金流入股市的速度相比2020年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到了白馬股調整、資金分流港股、減持等短期因素的干擾。由于利率下降、房地產調控、理財收益率下降等長期因素依然是樂觀的,并且還在不斷增強,所以9月后,指數中樞還將有一次抬升。”

樊繼拓進一步分析:“在市場調整的末期,金融股一般會提前于大盤見底,并且在市場上漲的前半段領漲市場。2010年之后,金融股取得超額收益的時間大部分發生在四季度到第二年一季度。2021年金融股大概率還會出現估值修復驅動的上漲,機會可能在四季度,類似2014年四季度。從基本面來看,券商最好,其次是銀行,最后是地產。”

國泰君安證券上海研究部總監邊風煒表示:“周二市場周期領漲,我覺得周期的行情開始進入到一個高位的震蕩或者加速期,這個時候讓子彈飛一會兒是針對在中報前,甚至在更早之前拿出籌碼的人,這個時候可以把心放的更大一些或者逐步的兌現。從整體市場來看,我們認為市場的高、低切換或者說資金從高估值往低估值的流動并沒有改變,依然在進行,大家把眼光放到更多的一些低估值的板塊上來。隨著經濟數據的回落,這些板塊會在三、四季度出現更好的機會。”(黃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