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解碼西安出血熱 草莓為何成為焦點

2021-12-20 09:03:45來源:北京商報  

這幾天正值西安草莓的上市期,但位于西安市未央區的雨潤水果市場的草莓攤前卻是一片冷清。因為“草莓會導致出血熱”的謠言,當地果商在短視頻軟件上哭訴:“今天市場所有拉草莓的都在賠錢。”

今年入冬以來,西安市各大醫院相繼接診多例出血熱患者。12月19日,陜西疾控中心在其官方公眾號上表示,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是陜西省出血熱的高發季節。關中地區每年報告的病例數合計約占全省總病例數的95%。接種出血熱疫苗能有效降低出血熱的發病、緩解疾病的嚴重程度,是疫區人群防控出血熱的重要手段。

什么是出血熱

出血熱屬于國家法定的乙類傳染病,主要傳染源為黑線姬鼠和褐家鼠。是由鼠類攜帶漢坦病毒,并通過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噬咬人等途徑,直接或間接傳染給人,該病發病急、癥狀重、進展快、花費大、病死多。與“鼠疫”并不相同。

“出血熱”突然刷屏后,不少其他地區的居民表示,“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病”。為何西安會成為出血熱的高發地區?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不僅是西安,陜西關中地區的渭南、咸陽、寶雞市和楊凌示范區均為出血熱高發地區,每年報告的病例數合計約占陜西全省總病例數的95%。

“人群對本病普遍易感,發病率的高低與接觸傳染源的機會多少密切相關。我省關中地區因氣候、地形、河流、植被等因素綜合作用,黑線姬鼠較為常見,野外黑線姬鼠攜帶漢坦病毒率較高。發病人群主要為農民,約占總病例的80%。”陜西省疾控中心表示。

草莓為何成為焦點

“進食被鼠類攜帶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能經口腔或胃腸道黏膜感染人體。吃水果、蔬菜等農產品應該洗凈再食。”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于醫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流行性出血熱早期表現癥狀與“感冒”相似,很多人誤以為是感冒而未積極診斷治療,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據介紹,出血熱的主要體征有三痛(頭痛、眼眶痛、腰痛);三紅(面、頸、胸部充血潮紅,呈酒醉貌);充血和出血(眼結膜和口腔充血、出血,腋下皮膚有線狀或簇狀排列的出血點)。一旦出現發熱等癥狀,需及時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奇怪的是,出血熱高發季,草莓卻意外“躺槍”。近期當地人的朋友圈里出現了不少關于“最近一定一定不要吃草莓”的說法,引發社會關注。對此,西安市長安區農業農村局表示,吃草莓和出血熱二者并沒有關系。同時,西安市長安區農業部門已經開展了草莓專項風險監測,未發現農殘超標現象。

近期正是西安草莓上市期。目前已有部分成熟草莓零星上市,目前每斤草莓的批發價在30元左右,進園采摘價格在45元每斤左右。預計西安市場草莓大面積上市在12月底前后。

當地草莓商戶表示,最近幾天市場草莓都賣不動了,對果農果商造成了較大的經濟影響。有商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草莓成熟之前,就開始在大棚周邊投放老鼠藥,棚里還沒見過老鼠。

有何辦法控制疫情

目前,流行性出血熱尚無特效藥,接種出血熱疫苗是疫區人群防控出血熱的重要手段,能有效降低出血熱的發病、緩解疾病的嚴重程度,為預防流行性出血熱,我國東北三省、山東、陜西、河北等省份將出血熱疫苗列為一類苗,每年由政府疾控中心統一招標采購,國內其他省市則每年戰略儲備一定數量出血熱疫苗作為二類疫苗由公民接種。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9月,陜西省疾控中心曾在官網發文,提醒高校防控出血熱,鼓勵學生積極接種出血熱疫苗。“由于關中平原云集了很多大學,超百萬大學生在這里學習生活。且近年多所高校的新建校區都在遠離居民區的空曠地方,大學校區的外圍常常就是農民耕種的田地,經常會有野鼠出沒。不少新建項目影響了原有鼠生態,造成鼠類活動增強,范圍擴大。因此,鼠類進入校園的可能性上升,高校師生感染出血熱病毒的風險增加。”陜西省疾控中心在文章中表示。

此外,滅鼠控鼠是應對流行性出血熱的根本之策,但徹底消滅的難度較大。專家建議,居民盡量避免在水邊、草地等老鼠易出沒的地方活動,避免接觸鼠類及其排泄物污染物;在村周、果園、菜園、養殖場等重點場所可長期實施滅鼠、防鼠措施;在野外盡量穿長褲長衫、不露腳趾的戶外鞋,以防被鼠類咬傷;在雜草叢生或者有秸稈堆放的地方活動,有可能存在鼠尿鼠糞,建議戴上口罩,以防氣溶膠污染。(陶鳳 王晨婷)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