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AI技術為動畫修復提供更多可能 “4K修復”走進大眾視野

2021-11-15 14:34:12來源:科技日報  

一邊是褪色、卡頓、畫面失幀的老動畫,一邊是新興的計算機算法。陳舊與嶄新,就這樣結合在一起。修復技術的應用,已經實現4K效果的動畫呈現。數字技術,正在為老動畫施展一場時間魔法,讓傳統動畫以高清、流暢的面貌與觀眾的兒時記憶再次相遇。

“不管是修復動畫片,還是修復老影像,歸根到底,都不只是為了提高它的清晰度。我們想要修復的是這些內容背后的記憶,和幾代人因為這些記憶隔空產生的共鳴和火花。”西瓜視頻總裁任利鋒在10月20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就在當日,《哪吒傳奇》《葫蘆兄弟》《黑貓警長》等六部經典動畫作品的4K修復版已在西瓜視頻上線,用新技術最大化還原的動畫作品正等待粉絲們的鑒賞與評價。

AI技術,為動畫修復提供更多可能

提到動畫修復,人們更熟悉的是依賴經驗積累的電影修復師,他們針對膠片進行清洗、調色和修復,修復一個膠片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更久。

隨著深度學習和一些AI算法的興起,“老片”修復逐漸從人工轉向了人工+智能的修復模式。不可否認的是,人工在膠片的物理修復中是無法替代的,但是修復師利用軟件修復畫面的工作可以用算法進行大幅提升。

特別是受到拍攝條件和膠片保存、使用過程中的損傷等因素影響,老片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清晰度低、流暢度低、色彩失真、有瑕疵等畫質問題,“人工做不到的一些修復效果,AI可以做到;人工處理慢的一些修復過程,AI算法結合強大的算力可以加速數萬倍。”火山引擎多媒體實驗室研究員趙世杰告訴記者。

以耳熟能詳的《葫蘆兄弟》為例,趙世杰向記者展示,該片為水墨和剪紙的組合,難點在于修復類型的多樣化——既要保證人物銳利,同時又要兼顧水墨背景的藝術效果。因此,這對技術能力要求非常高,需要機器準確識別好前景和后景,這是人工難以達到的。

技術與藝術之間找到平衡點

“盡管有AI技術的加持,修復經典老片仍是一項繁重且艱難的任務,最大的難題是保留藝術風格和美感。”趙世杰說。

在《葫蘆兄弟》的修復過程中,一方面要提升前景的清晰度,另一方面又要兼顧水墨的藝術效果,讓山水保持朦朧的藝術感。趙世杰坦言,修復《葫蘆兄弟》時多次與制片方討論方案,經過反復測試和調優才達到理想效果。

為了防止“誤傷”藝術效果,消除瑕疵的算法通常不會設置很高的強度,因此會漏掉一部分瑕疵,由人工輔助標注。對損傷嚴重的老片來說,徹底消除瑕疵需要投入大量人力。

《葫蘆兄弟》的修復只是一個典型個例,火山引擎修復數據顯示,算法能夠直接消除95%以上的瑕疵,剩下的要輔以人工標注,再調整算法做二次優化。而在《葫蘆兄弟》消除瑕疵的過程中,設計師們用人力看了近20萬幀的畫面。

利鋒對此表示,經典作品凝結了老藝術家的智慧與精神,值得投入大力氣做好修復,值得更好地傳承與守護。

未來一年,再修百部經典中視頻

2014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首創“4K修復”單元后,“4K修復”走進大眾視野。隨后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影數字基地等專業機構,陸續發起4K修復計劃。

有別于電影、電視劇等冗長內容修復,《葫蘆兄弟》《猴子撈月》《小蝌蚪找媽媽》等傳統動畫片每集時長僅十余分鐘,且敘事完整,修復的工作量相對要少。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成立至今,攝制的500多部動畫片中30分鐘以內的動畫片占比超過80%,這意味著在現有修復技術條件下,大量傳統動畫片等待全新的“重生”。

按照計劃,未來一年,《哈哈鏡花緣》《舒克和貝塔》等100部傳統動畫片的4K修復版將陸續在西瓜視頻上線。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