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虐童”丑聞頻出營收越漲越歡,紅黃藍是如何賺錢的?

2021-07-14 14:54:54來源:藍鯨教育   

現在還有家長把孩子送到紅黃藍嗎?

答案是肯定的,畢竟2021年一季度紅黃藍的財報成績單頗為亮眼——營收翻倍增長,同比大幅減虧。

連日來,紅黃藍股價也漲動不斷,上浮趨勢明顯。

莫非消費者和資本都沒有記憶?為何“虐童”丑聞不斷、口碑跌到谷底,卻似乎沒有給紅黃藍的經營帶來影響?家長和資本又為何仍對紅黃藍“不離不棄”?

“虐童”丑聞頻出,營收越漲越歡

2017年11月“虐童”案、2019年7月黑外教猥褻兒童案、2021年4月“聞腳”事件……

提到紅黃藍,就不禁讓人想起上述情況。兒童安全事件頻出,也讓很多家長及公眾發出“紅黃藍什么時候‘黃’”的質疑。

然而與之相反,從財報上看,這些兒童安全事件并未耽誤紅黃藍的業務發展。

從財報上看,2021年一季度,紅黃藍實現了經營規模增長和全面業績復蘇。

營收上,一季度實現3668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的1732萬美元同比增長了111.78%。

考慮到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線下機構全面停課的情況導致數據不具備可比性。那么刨除2020年一季度數據,對比2019年一季度的3426萬美元,紅黃藍2021年仍增長了7.06%。

追溯2017年至2021年五年內數據,可以發現,除2020年一季度出現明顯下降之外,其余四年一季度,紅黃藍的營收數據均呈現穩定上升趨勢,2021年一季度營收對比2017年同期,已增長了38.26%。

無視“丑聞”,紅黃藍是怎樣掙錢的?

拆解各業務來看,紅黃藍的產品收入占總營收比重較小,除2020年一季度數據不具備對比性之外,近四年呈現較明顯下降趨勢。相反,服務收入增長迅速,2021年一季度實現服務收入3510萬美元,較2019年同期的3190萬美元增長了10.03%。

對此,紅黃藍在財報中表示,2021年一季度主要是由于紅黃藍所有直營園所均在報告期內恢復了正常運營,導致學費收入大幅增加。

的確,從直營園所學員數量來看,截至2021年3月31日,紅黃藍直營園所在讀學生人數為36890人,同比增長18.04%。近五年來,截至一季度末的直營園所在讀人數均保持增長。

利潤方面,2021年一季度,紅黃藍凈虧損171.4萬美元,較比2020年一季度凈虧損的3201萬美元,大幅減虧94.65%;環比2019年同期凈虧損的268.4萬美元,縮減36.14%。

而報告期內紅黃藍經營情況的改善還體現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上。2021年一季度,紅黃藍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2280萬美元,2020年同期則流出1400萬美元;對比2019年同期實現的1320萬美元,增長了72.73%。

家長與資本為何“不離不棄”?

在今年4月“聞腳”事件發生時,便有很多人質疑“為何又是紅黃藍”,怒斥“公眾和資本都是冷血且健忘的”。然而,從財報數據反映的經營情況及股價走勢來看,紅黃藍的確是在罵聲中一片向好。

從股價走勢上看,自2021年4月12日聞腳事件被曝出之后,經歷了1個月的震蕩,5月20日起,紅黃藍股價便已出現明顯上浮。

上周五,紅黃藍股價報收于4.43美元,大漲10.75%。本周一,紅黃藍股價繼續大漲8.35%,兩個交易日大漲近20%。

為何資本的記憶保質期這么短?藍鯨教育匯總了相關問題的討論,有聲音表示,紅黃藍的負面無法阻礙股價上漲,或許與其“提前上岸”有關。

2018年11月15日,監管發文,明確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民辦園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

在持上述觀點的人看來,盡管當時幾乎所有布局幼教產業的股票都在跌,紅黃藍彼時跌去了52.91%;A股威創股份跌停。但是客觀上卻也出現了標的稀缺的情況。可以看到,目前二級市場的幼教概念股已經少之又少,像紅黃藍這種布局夠廣盤子夠大的連鎖幼教產業標的較為稀缺,想要布局幼教產業股,已經上岸的紅黃藍成為“矮子里拔將軍”的選擇。

另外,也有人表示,紅黃藍“資本向左情感向右”的股價,還可能由于其是在美股上市的原因,對于國內出現的兒童安全事件,或許美股市場的資本并不關注,甚至一些機構會借機抄底。

的確,在此之前,作為中概股板塊唯一的幼教標的,紅黃藍被寄于眾望。上市之后股市狀況良好,開市當天股價漲幅達40%,10月16日股價一度升至30.92美元。

而回顧藍鯨教育此前報道,從2017年虐童案后紅黃藍機構持股情況來看,上述聲音的分析也不無道理。

據公開資料顯示,當時增持量最大的是美國紐約一家對沖基金發起人12 WEST CAPITAL MANAGEMENT LP,一舉增持了209.69%,主要采用多頭/空頭股票策略進行投資。

在增持名單中除了一系列國外企業,也出現了盛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稱“盛大資管”),增持股數排名第四。盛大資管背后的盛大網絡以網游起家,在國內有無數榮譽傍身:“中國馳名商標”、“上海市著名商標”等。2004年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2012年陳天橋將其私有化退市。

虐童案發生后的幾天,紅黃藍股價一度出現小幅回升。

2018財年Q1季報公布后,又一波機構增持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其中舊金山對沖基金VALIANT CAPITAL 繼續增持,并一躍成為紅黃藍最大的機構股東,共持股167.76萬股,超越當時前20名機構股東持股總和。

買入數量居于第二位的是私人合伙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 LLP(威靈頓管理公司),據悉,其代客戶管理9690億美元資產。

而如今,三孩政策落地,紅黃藍面對的用戶群體更大,也進一步迎來了利好。

據藍鯨教育多方采訪,部分專業人士對紅黃藍股價的上漲并不意外,“稀缺標的抄底肯定劃算,”一位專注教育的投資經理就曾對藍鯨教育說到,“而且虐童是個人問題,施虐員工已經被刑拘,在資本市場,并不能由個人行為對整個公司判刑。”

資本如此,尚且可以理解,為何家長也仍會選擇將孩子送到紅黃藍呢?一些家長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家長對藍鯨教育表示,并非不害怕紅黃藍再出現類似事故,但由于孩子太小,一般都會選擇就近入園。同時這位家長也表示,出于安全考慮自己也會要求全程陪同。

有家長指出,紅黃藍幼兒園在一些二三線城市是普惠性幼兒園,價格中等,個別老師有問題,且出事的多為加盟店,自家孩子所在的園所,老師很受孩子喜歡,同時連鎖店意味著品牌大,“畢竟不會擔心幼兒園一聲不吭跑路”。

也有家長指出,其實此前的種種“虐童”事件中,最令家長擔心的是園所隱瞞、不配合的態度。“如果品牌方能夠快速介入調查并盡快給出調查結果和處理辦法,反而比刻意隱瞞的園所好一些。”

但毫無疑問, 頻發的“虐童”事件還是在家長心中埋了一根刺。即便業績再好看、資本再買賬,也無法掩蓋。紅黃藍股價雖然在漲,但離當初的風光也相去甚遠。要徹底贏回家長和資本的心,還要看能否杜絕類似的事件再次出現。(祁青)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