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上海電信首次回復消保委態度強硬 開機廣告“一鍵關閉”為何難實現?

2021-07-14 14:41:22來源:藍鯨TMT   

近日,因為IPTV開機廣告無法關閉的問題,上海電信被上海消保委約談,其隨后發布“在開機等待時間內投放廣告是為提升用戶體驗”的強勢回應引發了不少質疑。

而目前,對于電視開機廣告,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廣告應當有顯著標明關閉標志,并且確保能夠一鍵關閉。對此,律師認為,上海電信IPTV開機廣告無法關閉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

近年來,智能電視、電視機頂盒等推送開機廣告的現象頻發,廣告套路眾多且無法關閉,消費者不堪其擾。相關電視開機廣告投訴也隨之直線上升,成為關注熱點。

用戶投訴中國電信IPTV開機廣告問題,自動扣費時無通知

如今,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開機廣告、中插廣告、APP開屏廣告等等廣告無孔不入,各公司廣告收入增長的同時,消費者的相關權益卻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侵犯。

有位于成都的消費者投訴稱,由電信提供的電視機頂盒開機后出現廣告,無法取消、無法關閉、無法跳過。從開機到進入IPTV至少經歷11段廣告。即使將這一情況反映給客服,且在客服回復已優化的情況下,實際問題卻未得到解決,反而感知到開機時間更長了。

湖南電信用戶也投訴稱,IPTV電視存在推送開機廣告、換臺廣告等問題。而就這一問題,客服表示無法關閉開機廣告,換臺廣告要想免除需要開通會員。

此外,不少用戶反映開機界面多有訂購項目,但有的收費項目誤點后立即自動扣費,無需支付密碼,也沒有支付通知。

有網友表示,電信電視廣告內容中有扣費套餐包,在未點擊訂購的情況下自動開通且扣費,且開通后沒有任何形式(類似短信或電話等)的通知,直到下個月查看消費賬單時才發現已開通這一套餐包。

由此可知,在無法關閉開機廣告、時長接近30秒的情況下,開機廣告有時還有付費訂購項目,消費者誤點后直接自動扣費。電視開機廣告問題愈演愈烈,相關投訴頻發。

2019年10月,針對智能電視強行植入開機廣告的問題,江蘇省消保委曾依法約談海信、創維、夏普、長虹、小米、海爾、樂視7家電視企業。次年3月,江蘇省消保委和中國電子商會對開機廣告做出要求,提出開機廣告時長不得超過30秒,關閉廣告提示窗應在廣告播放后1秒內顯示。

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旻律師對藍鯨TMT記者表示,從條文來看,《廣告法》(2021修正版)中直接關于互聯網廣告的規定,僅有第十九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以及第六十二條、第六十三條兩個相應的處罰條款。這與如今全面智能化、互聯網化的廣告投放占比逐漸提升的現狀極為不符。互聯網廣告與線下廣告的區別并非僅僅是發布渠道的不同,在發布方式上、用戶的體驗及選擇權上,均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廣告法》作為廣告宣傳領域的基本法,應當具有更具針對性的條款。

如今,在互聯網時代時代,智能化趨勢明顯,相關法律也應與時俱進,做出針對性地細化。

“我認為要與時俱進的可能不止是廣告法,還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數據安全法等等法律都要考慮這一問題。以后再修改法律的過程中,將有可能會更多考慮如何在現在的數據時代來維護消費者的相關的權益。”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虎律師表示。

上海電信首次回復消保委態度強硬,無視相關法律規定

據上海消保委消息,為解決“開機廣告關不掉”的問題,上海市消保委與中國電信上海公司智慧家庭運營中心進行溝通。

上海電信回應稱,開機30秒時間投放廣告是為了提升用戶的體驗,若沒有廣告就會黑屏。而用戶辦理相關業務時,服務協議中明確表示包含廣告服務。

對此,李旻律師認為,根據《廣告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當事人同意或者請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發送廣告,也不得以電子信息方式向其發送廣告;根據《廣告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利用互聯網發布、發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

“向消費者播放開機廣告,首先應當在消費者辦理該業務時明確告知;其次,還應當充分保障消費者向廣告說‘不’的權利,也正因為此,法律規定了開機廣告需要確保‘一鍵關閉’。此處‘一鍵關閉’指的是‘在開機廣告播放時可以立即關閉、隨時關閉’,而非30秒的廣告需要觀看到25s才能關閉。因此,上海電信的上述行為,既侵犯了消費者的選擇權,也降低了消費者觀看電視的體驗,毫無疑問屬于違法行為。”李旻律師對藍鯨TMT記者表示。

而對于上海電信在回應中所說的“沒有廣告就會黑屏約30秒”一事,某機頂盒生產廠商相關人員對藍鯨TMT記者表示,在開機過程中除了可用黑屏畫面、亦可采用定格圖片畫面。而開機時間受硬件水平影響而不同,目前主流機頂盒開機時間基本在20-30s左右,頂級旗艦硬件水平可達到20s內。

上海消保委也質疑稱,如果開機30秒的時間不能縮短,為何不能播放消費知識、新聞、天氣預報等?

除了違反廣告法相應規定,趙虎律師對記者表示,這里面還涉及格式合同的問題,雖然電信說已獲得消費者同意,但其實消費者拿到的合同是不得更改的格式合同,甚至大部分消費者都沒看過。這種合同排除了消費者所需選擇服務的權利,相應條款的效力是有問題的,所以從法律分析上來看,主要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事實上,上海電信這一回應一出,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不少用戶表示,“請給我們選擇黑屏的權利”。

此外,上海市消保委還從網上搜索發現,上海電信IPTV搜集和使用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來進行廣告精準營銷。對于這一行為,上海市消保委質疑上海電信IPTV是否得到消費者的同意。

李旻律師認為,收集個人信息至少應當遵循“告知+同意原則”,同時還應當確保用戶可以關閉授權,否則屬于違法行為。

不久后,上海電信IPTV再次回應改口稱,“連夜成立專項工作組,研究IPTV開機廣告一鍵關閉相關技術方案,抓緊落實技術開發,力爭在三個月內上線。”而對于其他質疑,未給出直接回應。

據了解,除了上海電信IPTV,上海市消保委也與上海聯通和上海移動進行了溝通。上海聯通IPTV表示未設置開機廣告。上海移動承諾將在今年內完成電視機頂盒開機廣告一鍵跳過功能的優化和調整工作。

IPTV將成未來增長點,仍需保障用戶基本權益

工信部發布《2021年1-5月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積極發展IPTV、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業務,1-5月共完成新興業務收入918億元,同比增長25.7%,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為15%。截至5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IPTV(網絡電視)總用戶數達3.3億戶,比上年末凈增1512萬戶。

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5.05億戶,比上年末凈增2161萬戶。其中,100M速率以上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4.61億戶,占總用戶數的91.3%,占比較上年末提升1.4個百分點;1000M速率以上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1219萬戶,比上年末凈增579萬戶,在本年凈增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中占比已達26.8%。

隨著100M寬帶用戶數以及未來1000M寬帶用戶數的增長,IPTV業務收入也將隨著增長。

而就目前來看,寬帶用戶的數量漸近天花板,要想增長則需要新動力。IPTV的發展就是一大方向,將電視和網絡終端相連接,從而構建交互式網絡電視的產業鏈,由此產生新增長點,也將帶來一定收益,相關內容生態一旦建立起來也將吸引更多受眾。

此外,產業觀察家洪仕斌曾對藍鯨TMT記者表示,智能電視商業模式正在發生改變,電視不僅可以播放電視節目,更是未來智慧家庭的終端入口。

2020年11月,中國電信市場部總經理陳文俊表示,中國電信IPTV用戶已達1.35億戶,全屋WIFI用戶達4000萬戶。2021年,中國電信將繼續加大推廣力度,推進智慧家庭的規模發展,加快五智原子能力的進一步開發。

此外,中國電信曾在2020年年報中表示,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持續提升服務質量。2020年搭建“服務好不好,用戶說了算”的評價體系,應用用戶滿意度、產品凈推薦值、觸點服務滿意率等指標,把用戶的口碑作為服務的評價標準,促進服務質量提升。

而從用戶實際感知來看,中國電信在用戶基本權益保障方面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印婧)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