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雙減”或打開智慧教育成長空間 科大訊飛的“護城河”有多堅硬?

2021-08-30 09:08:53來源:大眾證券報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002230,以下簡稱“科大訊飛”)8月24日公布2021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09億元,同比大增2720.80%;實現營收63.19億元,增幅達45.28%。

對于營收的增加,科大訊飛解釋為“主要系教育及To C等業務拓展、銷售規模擴大所致”。這也在按產品分類的營收構成上得到印證:公司教育產品和服務占主營收入的比重最大,接近30%,貢獻收入17.31億元,同比增長31.48%。

眼下正值“雙減”政策剛剛落地,教育行業迎來巨變。在行業競爭不斷加劇的背景下,科大訊飛在教育賽道上走得穩不穩、能走多遠受到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成立、增資多家教育相關公司

根據半年報所述,報告期內,科大訊飛教育產品和服務的營收增加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教育因材施教解決方案業務拓展,在安徽蚌埠、青島西海岸新區、昆明五華區、山西長治、湖北武漢經開區等地形成示范引領;二是訊飛AI學習機銷量持續增長,2021年電商“618”期間,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706%。

科大訊飛起家于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經過多年研發積淀,教育產品和服務正成為其營收的重要增長極,這兩大領域的營收占比常年穩居首位,相關業務獲得的投資力度也逐漸加大。

就在8月20日,一家名為北京勵耘普教(以下簡稱“北京勵耘”)的教育科技公司注冊成立,注冊資本達1億元。經企查查股權穿透,科大訊飛間接持有這家公司100%股權。

而在更早些時候的8月13日,漢中科大訊飛天漢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注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數字內容制作服務。該公司由西安訊飛超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訊飛”)100%控股,后者為科大訊飛全資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訊飛在2021年1月、3月曾分別向青海訊飛科技有限公司、銅川城市超腦科技有限公司增資。前者經營范圍包括從事科技培訓的營利性民辦培訓機構(除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的學科類、語言類文化教育培訓),后者則涉及教學用模型及教具銷售、教育教學檢測和評價活動、教育咨詢服務(不含涉許可審批的教育培訓活動)。

對于北京勵耘的主營業務方向,記者致電科大訊飛證券事務部,相關工作人員解釋:“目前沒有達到信息披露的標準,并不清楚該公司主要的業務方向。”

“雙減”或打開智慧教育成長空間

與傳統教育培訓企業在“雙減”背景下收緊開支、逐步減少投入、忙于轉型不同,科大訊飛接連成立新公司、增資原有公司的操作頗有反其道行之的意味。

對此,開源證券分析認為,教育“雙減”政策,旨在收緊校外、回歸校內,有望推動AI在教育場景落地,科大訊飛或將充分受益。

科大訊飛是否能如研報中分析的“充分受益”?帶著疑問,記者查閱了科大訊飛近年的年報,發現其涉足的教育業務還真有些“與眾不同”。

在年報中,“減負”、“因材施教”“人工智能”這三個關鍵詞頻頻出現在有關教育產品和服務業務的介紹中。

依科大訊飛所述,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構建優質、均衡、高質量的教育服務體系,并在實踐中驗證了其助力減負增效、因材施教的積極作用。

從以上表述看,科大訊飛布局的教育賽道更應稱為“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在實際教學中效果如何?根據國家統計局對蚌埠市智慧學校建設與應用情況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中對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舉措的滿意度高達92.01%。在對入選2021年山東省智慧教育示范區的青島西海岸新區的調研中,93.65%的調研對象認為智慧教育產品對減輕教師負擔、提升教學效率、提升學習效果有顯著價值。

上述地區正是科大訊飛的重點布局區域。根據科大訊飛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旗下智慧教育產品已在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廣泛應用,與全國3.8萬余所學校深度合作,服務1億多師生。

對于智慧教育未來的成長空間,東方證券分析認為,在國家“雙減”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伴隨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監管的相關政策相繼出臺,減負增效成為我國未來教育工作的重點。隨著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全面深化并落地,學校對智慧教育的需求有望快速釋放。

科大訊飛的“護城河”有多堅硬?

雖然智慧教育業務擁有不錯的成長空間,但隨著許多傳統教培行業巨頭紛紛宣布轉型,科大訊飛的教育相關業務未來是否會面臨較大競爭壓力?就此問題,科大訊飛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公司在智慧教育領域具有較強的技術壁壘,擁有“護城河”。

2021年半年報顯示,科大訊飛研發投入金額高達12.25億元,同比增長27.36%。2016年至2020年,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則分別為7.09億元、11.45億元、17.73億元、21.43億元、24.16億元,對應增幅分別為22.84%、61.51%、54.78%、20.91%、12.73%。同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1.36%、21.04%、22.39%、21.27%、18.55%。

可以發現,隨著科大訊飛研發投入金額的基數增大,增幅雖然有所放緩,但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五年來一直維持在20%左右。

正因為始終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科大訊飛目前擁有全球領先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核心技術,近年來相關技術多次在機器翻譯、自然語言理解、圖像識別、圖像理解、知識圖譜、知識發現、機器推理等各項國際評測中取得全球第一。

雖然研發成果得到了充分轉化,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年報顯示,科大訊飛的資本化研發投入占研發投入的比例仍然較高,2016年至2020年分別為52.43%、47.96%、47.02%、48.52%、42.74%。雖然占比有所下降,但仍超40%。

就研發投入資本化率較高的問題,記者致電科大訊飛。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研發支出計入資本化的為教育、司法、醫療等可持續推廣的產品,而在核心技術方面的基礎研發并未計入資本化。公司亦出臺了《關于公司開發費用資本化的規定》,對于符合資本化的研發支出計入開發支出當中,達到結轉至無形資產的條件后,按照收益期間進行無形資產的攤銷,這種方法更符合業務實質,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此外,在當期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研發支出計入研發資本化的同時,往期計入資本化的金額亦在遞延到當期攤銷,動態來看,研發支出資本化對企業利潤的影響基本是平衡的。

經初步與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年底,科大訊飛正處于開發階段的和教育相關并涉及研發資本化的項目共8個,研發資本化金額合計約為1.43億元。記者 徐海峰 實習記者 陳陟

科大訊飛2016年-2020年研發投入金額一覽

(徐海峰 陳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