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供給渠道多元化流通糧源增加 玉米期現貨價格或延續探底

2021-09-08 15:01:55來源:金投網  

9月,玉米進入新舊交接之際。新作玉米陸續上市,拍賣和輪換持續,加上東北第三方資金囤糧主體被動出庫,供給渠道多元化,流通糧源持續增加,東北部分貿易商加快出貨速度,當地深加工企業下調收購價30—100元/噸不等。市場人士分析,玉米期現貨價格可能延續探底。

隨著華北入關糧源增加,山東深加工企業庫存相對充裕,大多企業庫存維持在15天以上,原料采購以隨用隨采為主,部分企業連續下調收購價。

“新糧方面,后市看漲情緒不足,東北收糧主體購銷恢復理性和謹慎。上周遼寧益海嘉里、綏化昊天、肇東成福等深加工企業新糧掛牌價高出去年同期300—400元/噸不等,但仍低于前期收購價。本周富錦象嶼30水分三等糧0.9元/斤,相比去年同期上調200元/噸,深加工企業報價也相對下降。”格林大華期貨玉米分析師張曉君表示,從短期來看,替代谷物價差仍是新季玉米定價的核心邏輯,而后期隨著東北玉米大量上市,玉米小麥價差仍將繼續回歸至持平或負值。

“目前,新季玉米已陸續上市,綏化昊天掛牌2420元/噸,益海嘉里掛牌2520元/噸。基于臨儲玉米去化完畢及未來2—3年玉米產需缺口仍存的前提下,我們判斷玉米價格走勢,需綜合考慮整個能量谷物供需情況。”玉米研究院李家文說。

李家文表示,一方面,由于國內外谷物價差持續縮小,2021/2022年度進口谷物下調至3500萬噸,同比減少1400萬噸。其中玉米進口量由3000萬噸下調至2000萬噸,高粱、大麥、小麥合計進口量由1900萬噸下調至1500萬噸。另一方面,2020/2021年度由于小麥價格相較玉米替代優勢明顯,小麥飼用需求大幅增加。“根據歷史數據統計測算,我們將小麥飼用需求量上調至4000萬噸水平。考慮到新年度玉米小麥價差縮小,將小麥飼用需求量下調至3000萬噸水平。稻谷方面,變量主要在于政策因素。如按照當前的投放節奏和底價,我們將明年的稻谷飼用量由1500萬噸上調至2000萬噸。”他表示,綜合市場主流預期看,玉米年度供應缺口在5000萬至6000萬噸,即使產量同比增加1300萬噸,缺口仍存,未來依然需要替代品進行補充。

在2021/2022年度能量谷物需求不變的前提下,他認為谷物價格依舊將處于高位運行。同時,考慮到小麥飼用數量和便利性,明年谷物價格走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麥價格,而玉米價格上漲幅度同樣受到小麥的抑制。

“自8月份以來,國內外農產品整體陷入高位振蕩,而國內玉米在8月表現較弱,延續跌勢。玉米指數受新作上市悲觀預期影響,跌破前期高點,2201合約8月份累計下跌3.23%,并一度出現對09及05合約的大幅貼水。同時,國內玉米在緩慢下跌過程中,逐步產生消費上的性價比,內貿玉米對其他谷物的價差得以大幅收窄,但目前來看國內外新作上市預期臨近,期現價格可能仍面對不小的壓力,新作開秤價格存在較大悲觀預期。”分析師宋從志告訴記者。

據他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本年度國內玉米豐產已逐步得到確認,8月份整體天氣條件較為理想,市場逐步預期本年度單產及面積的雙重提高或令新作產量大幅增加。第二,當前作物年度供應并無缺口,貿易環節舊作產生較大結轉與新作上市壓力形成疊加。本年度替代谷物整體供應并無明顯減量,整體谷物供給增量接近8500萬噸(其中臨儲小麥3500萬噸,定向小麥500萬噸,陳化水稻2200萬噸,進口谷物2500萬噸)已經遠超年度6500萬噸左右的缺口。第三,玉米產業鏈中下游利潤很差,玉米消費預期不樂觀。當前國內玉米產業鏈利潤主要集中在上游,中下游已經出現持續虧損。尤其是飼料端生豬養殖利潤大幅下滑,無論是外購仔豬還是自繁自養均出現不同程度虧損,禽類目前尚未虧損,整體維持盈利,但是利潤也很微薄,養殖端繼續擴產能的可能性較小。

宋從志表示,目前在外盤缺乏利多支撐,國內整體谷物供應充足,玉米下游利潤環比轉差的情況下,玉米價格可能延續探底。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