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4家銀行凈利增速創上市以來新高 銀行業績回暖是否可期

2022-07-14 10:14:59來源:城市金融報  

A股上市銀行中期業績快報陸續披露。7月11日晚間,張家港行業績快報出爐,至此已有5家銀行率先公布上半年成績單。

4家銀行凈利增速創上市以來新高

據了解,目前已經披露2022年上半年業績快報的5家銀行中,張家港行、蘇農銀行、無錫銀行、杭州銀行歸母凈利潤、歸母凈利潤增速均創下上市以來半年度新高。

蘇農銀行、無錫銀行、杭州銀行均在2016年上市。其中,蘇農銀行半年度歸母凈利潤增速首次超過20%,達到21.87%;無錫銀行半年度歸母凈利潤增速亦首次超過20%,更是一舉突破30%達到30.27%;杭州銀行歸母凈利潤增速同樣是上市以來半年度首次超過30%,達到31.52%。此外,從凈利潤額來看,無錫銀行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突破10億元,達到10.2億元。

張家港行2017年成為A股一員,今年上半年業績快報顯示,該行實現歸母凈利潤7.61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27.68%,歸母凈利潤以及增速均為上市以來新高。南京銀行于2007年登陸A股,雖然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增速僅刷新2017年以來半年度新高,但該行預計上半年實現的歸母凈利潤達到101.5億元,上市以來半年度首次突破100億元。

5家銀行業務規模持續增長。數據顯示,5家銀行存貸款規模較年初均明顯增長。貸款方面,南京銀行、杭州銀行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南京銀行上半年末貸款總額9036.17億元,較年初增加1132.95億元,增幅14.34%;杭州銀行貸款總額6616.2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41%。

對此,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主要是這些銀行加大實體信貸投放力度,資產穩步增長;銀行資產質量改善;上半年銀行負債成本保持平穩;以及企業經營效率穩步提升。

不良率持續下降

從資產質量來看,2022年上半年,5家銀行不良率均較年初有所下降,且均低于

1%。

截至6月末,杭州銀行不良率最低,為0.79%,較年初下降0.07個百分點,是5家銀行中不良率降幅最大的一家。無錫銀行不良率緊隨其后,為0.87%,較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南京銀行、張家港行、蘇農銀行不良率分別為0.9%、0.9%、0.95%,較年初分別下降0.01%、0.05%、0.05%。

撥備覆蓋率方面,除南京銀行微降外,其余4家銀行均較年初有所增長且處于高位。其中,杭州銀行最高,6月末撥備覆蓋率為581.6%;張家港行、無錫銀行緊隨其后,分別為534.24%、531.55%;蘇農銀行撥備覆蓋率超過400%,為430.1%。

在周茂華看來,5家銀行不良率均回落,其中多數銀行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提升,資產質量改善,主要是銀行資產規模穩步擴張,部分銀行提升經營和風控效率,以及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

對于后市,周茂華表示,銀行資產質量仍將保持穩健,盡管目前部分行業企業仍面臨不小的壓力,但國內經濟處于恢復期,企業經營狀況將逐步改善,上市銀行經營和風控效率穩步提升,預計銀行將繼續加大不良資產處置等。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無錫銀行在內,上述5家銀行在疫情爆發的2020年由于向實體經濟讓利增速較低,所以2021年上半年在較低基數上增長也較快,而2022年上半年能在去年同期并不低的基數上實現增長加速,殊為不易。

全年盈利有望保持穩健

對于上半年銀行表現,西部證券分析師雒雅梅分析稱,銀行規模擴張為業績主要驅動因素,疫情階段性擾動下,二季度信貸投放呈現“先弱后強”趨勢。2022年一季度上市銀行整體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5.62%、8.14%。預期上半年上市銀行營收增速邊際改善,達到6%左右;凈利潤增速在8.2%左右,增速環比一季度小幅上行。

光大證券金融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二季度銀行業營收增速或小幅放緩,但業績表現預計好于此前預期。一方面由于資產質量整體可控,信用成本有望保持平穩,甚至穩中略降;另一方面,受資本約束加大影響,盈利增速有望錄得較好表現方得以實現內源性資本補充,對于股份制銀行和資本消耗較大的中小銀行,將面臨更高的盈利釋放訴求。

另外,二季度銀行資產負債結構變化,有利于對公信貸投放能力強、負債成本相對較優的上市銀行,其有望錄得更好中報業績表現。尤其是可轉債進入轉股期的一些銀行,如果實現轉股將進一步拓展經營空間,業績釋放訴求更強。

“在國內疫情緩和、復工復產推進,以及各項穩增長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國內經濟正處在溫和復蘇階段。已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優質銀行業績具備較強韌性,資產質量表現好于市場預期。”東北證券銀行業分析師表示,展望下半年,銀行有望實現提量穩價、資產質量將延續良好態勢,全年盈利增速有望保持穩健。經濟復蘇、業績確定性有望催化板塊估值修復。

此外,考慮到區域信貸需求、不同銀行客戶基礎、存量資產質量的較大差異,預計下半年經濟活躍的優質區域信貸需求將率先反彈,對應的區域銀行信貸市場將維持較高景氣度,以量補價更加通暢。 (高萍)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